•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学科概况
  • 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基层教学组织
  •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科研平台
  • 党群工作
    党群动态 规章制度 学院工会 关工委 妇委会
  • 学生工作
    组织架构 学工动态 规章制度 青春榜样
  • 校友工作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学生活动
  • 师生风采
  • 教学科研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蜀曲探访-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团赴泸州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日期:2022-08-16 责任编辑:张菁 浏览量:
摄影: 程静雯 审核人: 曹露晨
二审: 三审:

实践团与剧团成员合照

实践团参观博物馆

4821A

实践团合照

为了解、学习和宣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7月15日,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川萃延绵,蜀色生香”寻匠心、忆初心社会实践团来到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体验当地川剧文化,了解川剧历史变迁。

厚积薄发,薪火相传

7月15日上午,实践团来到“泸州河”川剧团所在地,于剧团排练室中观看了当日的排练活动。在与老师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泸州河”川剧团设有川剧学历班,而此次实践团观看的训练内容,正是川剧学历班学员备战省川剧表演比赛的备赛排练。在观看过程中,队员们先后欣赏了《扈家庄》、《刁窗》等戏曲,折服于表演者精湛的演技,为他们喝彩。而在舞台之后,剧团指导老师向队员们说道:“这些演员大多从小开始练习技艺,他们年纪轻轻,心中充满着对川剧的热爱,渴望通过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川剧传承之花。”从学员们的表演和与老师的对话中,队员们不仅领略了川剧表演的精彩魅力,更体会到了每一位川剧表演者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

蜀曲悠扬,戏台流芳

在学员们结束排练后,实践团成员与川剧团师生进行了访谈。采访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现代川剧成形于300多年前,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从当时的各个剧种吸收了大量优点,并在此后不断完善、创新,逐渐发展成今天为人熟知的川剧。除了众人熟知的变脸、吐火等绝活外,还有藏刀、滚灯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采访过后,队员们纷纷换上行头,亲身体验了一番川剧角色。穿上戏服,队员们不仅触摸到川剧巨大的文化魅力,更认识到川剧的传承,是新时代青年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川剧的光芒更需年轻一代去努力发扬。

筚路蓝缕,继往开来

7月15 日下午,实践团跟随剧团成员前往泸州河川剧艺术博物馆进行参观,了解川剧有关历史文化,领略泸州历代川剧名伶的别样风采。泸州河川剧艺术博物馆馆藏296件藏品,其中不乏脸谱、戏服、道具、照片,它们见证了几百年来泸州川剧的盛衰曲折,散发着川剧的古色古韵。参观的队员感叹道:“走进川剧艺术博物馆,扑面而来的是文化与历史的气息,一件件展品都在诉说着自己过去的荣光,它们都渴望自身的文化得到传承、发扬。”在博物馆中,队员们聆听着馆员的介绍,注视着眼前一件件藏品,深深沉浸在川剧的历史文化底蕴中。

此次川剧之旅,让实践团成员们真切地领略到川剧的巨大魅力,认识到川剧传承、发扬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从过去的辉煌历史,到如今的“步履蹒跚”,川剧走到了自身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着或将消陨的危急局面。川剧传承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传承川剧、创新戏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新一代川剧人、新时代青年的手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在当代青年的不懈努力下,川剧一定会迈过发展的荆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一篇:寻找川之味,关注川菜发展——计算机学院“川萃延绵,蜀色生香”暑假社会实践团赴成都开展调研 下一篇:取一片热爱,携梦想前行——e青春支教团暑期实践活动
大学计算机
基础课程预约
专业认证资料
管理系统
全国计算机等级
考试报名
基础试验网
专业资源网
会议室、实验室
使用预约
报修预约

邮编:221116 联系电话:0516-83591709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