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始建于1978年的电子计算机应用专业,1997年,原信电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数力系计算机软件专业、中国矿业大学计算中心合并,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29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五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信息安全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本科专业,计算机和信息安全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和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为“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涵盖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有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B,位列全国前20~30%;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电子计算机应用专业198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854月,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称进行调整,电子计算机应用专业改名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1993年成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同时对1991年入学的数学专业学生按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1996年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的引导性专业目录,将原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两个本科专业合并,1997年开始按合并后的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招生;信息安全专业2004年经批准成立,2005年开始招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于2018年经批准成立;人工智能专业于2019年经批准成立;软件工程专业于2021年经批准成立。20126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批准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310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两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计算机学科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计算机应用硕士点,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19976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的学科专业目录,计算机应用二级学科更名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招收硕士生,2006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得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两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8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获人社部批准设立;2002年获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计算机学科2000年获得副教授职称评审权,2004年获得教授职称评审权。2002年学校首次进行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被批准为十五期间校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学院在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重点建设的同时,注意了对计算机软件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相关方向的培育和建设,20081月通过对十五期间校级重点学科的考核验收,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又被批准为十一五期间校级重点学科,20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被整体批准为“十一五”期间校级重点学科。20146月,我院矿山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被确定为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

学院现有在籍学生2275人,博士生78人(包括学历博士36人,同等学力博士42人,留学生博士0人),硕士生378人,普通本科生1819人。全院在籍教职工117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55人;教授16人,副教授46人,其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人。学院机构设有计算机系、人工智能系、网络安全系、数据科学与工程系、软件工程教研室,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党政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研究生与科研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煤矿信息化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设在计算机学院;附设机构有中国矿业大学计算中心、煤炭工业计算机培训中心、江苏省社会力量办学计算机技术培训中心等。

矿山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矿业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等一流建设学科,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安全保障重大需求为引领,围绕矿山安全、高效、智能化生产中矿山数字化关键技术与重大工程难题为研究对象,重点解决矿山重大灾害、大型机电装备一体化监控和大数据智能化决策分析及工程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服务于我国能源经济战略需求和淮海经济区矿山特色产业,在矿山数字化及相关的研究领域形成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队伍。与国内知名矿山企业联合建立若干个试验基地,2010年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2018年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评估。

学院实验中心作为教学、科研基地,现有4538多台(套)计算机和其它教学实验设备。实验室面积7500多平方米,建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联合实验室,与国际、国内著名IT企业西门子、联想、锐捷星网、华为、新华三等公司共建了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室、联想无线网络实验室和锐捷网络实验室等,建有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工业控制网络、嵌入式、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处理、网络工程实训实验室、大数据科学实验室等一批国内先进、特色鲜明的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实验室内部网络实现千兆桌面互联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网、电、门禁系统采用集中化、可视化、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控制系统,这些条件为师生带来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学院实验中心是“江苏省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中心源于1978年建立的机电系计算机实验室和计算机站,后发展为中国矿业大学计算中心,1997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验中心,2002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中心;200710月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列为江苏省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中心面向全校近60个本科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课程,开设本学院4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实验中心自制一卡通系统对开放实验进行管理;中心实验教学网站,为全校师生间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学生作业网上提交系统”,给学生提交实验作业提供了平台;20002008年实验中心分别被学校评为先进实验中心十佳文明窗口单位,2010年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对江苏省计算机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验收。

计算机学院遵照“修身、立德、创新、成才”的院训,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分层次教育,以创新为驱动、重实践培养,努力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院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对标院内本科专业和国内外主流赛事,细分建设了面向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ACM实验室、面向电子设计能力培养的智能硬件创客空间、面向网络安全能力培养的CTF攻防实验室,新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大数据实验中心,对应培育了ACM实验室、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BXS网络安全创客空间、BDCC大数据俱乐部、ROBOX机器人俱乐部以及AICV人工智能俱乐部等五大学生科技组织,促进“第一课堂”教育教学强基固本、“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强化实践、“第三课堂”创新创业学以致用,不断加强“三个课堂”的融会贯通;按照“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推动学生从科技竞赛能力到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跨越提升,积极指导学生创业团队,先后培育了江苏微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徐州木牛流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学生创业项目。学院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为学有专长、崇尚创新、热爱实践的学生提供快速成长成才的舞台,开辟了创新型人才的特色模式。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国内外重要赛事,10年来共计获得国际奖45项,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124项、三等奖178项,全国金奖3项、银奖29项、铜奖39项,省部级各类获奖470余项;例如: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江苏省黑科技专项赛一等奖、ACM-ICPC亚洲区域赛金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赛区特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等。

2012年以来,本科毕业生保送读研900余人、出国留学100余人,毕业生升学出国率30%以上,一些优秀学生进入华为、百度、阿里巴巴、京东、奇虎360、小米科技、微软、苏宁等知名企业,薪酬水平和就业质量均位居前列,学生质量得到了就业单位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学院与国内外名校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不仅派遣青年教师去境内名牌院校攻读博士学位,而且有计划地选送教师、研究生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访问和深造,同时邀请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来校讲学,在加强交流的同时,提高学术水平。(20235月更新)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