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公安报》报道

姚睿教授研发团队
近日,《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头版以《徐州大数据赋能精准治理货车违法》为题,报道了徐州市公安局交管部门联合我院姚睿教授研发团队,在治理故意遮挡、污损号牌货车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面对传统识别方法在无牌场景下效率低、误判率高、依赖人工研判的难题,团队成功研发出基于多维感知与全域特征关联的无牌货车重识别算法,实现了对违法货车的“以车识车、跨镜追踪”。
该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执法对物理号牌的依赖,通过构建车辆局部特征与全局结构的动态关联模型,项目团队重点攻克了跨摄像头视角不一致、环境干扰大、样本不均衡等关键技术挑战,单车研判时间从基层民警缩研判遮牌货车的真实号牌平均耗时15分钟缩短至30秒,显著提升系统在实战场景中的鲁棒性与泛化能力。目前,该算法已在徐州市公路超载治理实战场景一线部署应用,支撑“一超四罚”全链条治理机制落地,推动形成数据驱动、跨部门协同的精准执法新模式。
这一合作是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响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的生动实践。研发团队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有效提升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现率与处置效率,为智慧交管建设注入强劲学术动能。
据悉,项目团队将持续优化算法模型,拓展其在城市交通管理、车辆溯源追踪等更多场景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构建智慧、精准、高效的现代交通治理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